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下列各题。
1979~2000年我国蔬菜( )
| A.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 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高的变化 |
| 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 D.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
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
| 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 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 |
| 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 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即“单独二胎”)政策。下图为不考虑“单独二胎”实施情况下,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若不考虑“单独二胎”政策实施情况下,2013~2020年()
| A.人口总扶养比先降后升 |
|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
| 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
| 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 |
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十年内,与不实行该政策相比,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老年人口抚养比下降 |
|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
|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 |
|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
下图为某年“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格局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城市化滞后经济发展的情况比较严重 |
| B.东部经济地带为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水平类型 |
| C.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 |
| D.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 |
城市化严重超前产生的问题包括()
| A.城市发展逆城市化,市中心空洞化 | B.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 |
| C.劳动力不足 | D.绿地增多,城市环境有很大改善 |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 A.甲国→乙国→丙国 | B.乙国→丙国→甲国 |
| C.丙国→甲国→乙国 | D.丙国→乙国→甲国 |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
| B.该产业转移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
|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 |
| D.第一阶段丙国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 |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右图中最能反映左图PQ沿线地租变化的曲线是()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对图中功能区及布局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工园区的布局是合理的 | B.创业园区的布局是不合理的 |
| C.甲住宅区为高级住宅区 | D.该城市的空间结构为扇形模式 |
冬小麦在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示意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等值线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M、N两地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 B.大气环流 |
| C.洋流 | D.土壤 |
与M地相比,N地冬小麦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热量充足 | B.光照充足 |
| C.降水丰富 | D.土壤肥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