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底,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该种蔬菜、花卉、水果等,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渔业养殖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生产属于(   )

A.混合农业 B.乳畜业 C.水果园艺业 D.商品谷物农业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

A.农业技术改造 B.国家政策的改造 C.劳动力的转移 D.市场需求的变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我国种植业的重心演化路径。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农业最初只能在局部区域集聚的决定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人口分布 C.市场需求 D.交通通达度

1981〜2007年,我国种植业重心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读我国某山脉90°E附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M坡最有可能是

A.东坡 B.西坡 C.南坡 D.北坡

N坡缺失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D.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读中国降雪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多雪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海拔高
C.位于冬季风迎风坡 D.受盛行西风影响

四川盆地

A.冷锋活动频繁,降雪多
B.受印度洋水汽影响,降雪多
C.深居内陆,降雪少
D.受北部山地阻挡,降雪少

下图表示1960年位于我国某大城市市郊的一个镇多年三大产业男女从业人员比例变化,读图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中男女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B.该镇所在地区几十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C.男性从事第二产业人数开始减少的年份比女性早
D.女性从事第三产业人数超过第一产业的时间早于男性

该镇所在区域发展过程中

A.就业人口减少导致地价降低
B.人口大量迁出使得总人口不断减少
C.目前第一产业主要为附近大城市供应粮食
D.耕地等土地逐渐演变为住宅用地

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形成至今,虽然“身体”在不断“长大”,但在上海的经济地位却一直“长不大”。截止2011年底,崇明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75%以上,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3。下图为“崇明岛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对崇明岛 “身体”的变化进行监测可采用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发挥自身和周围环境优势,崇明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

A.发展旅游业 B.发展金融业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发展第一产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