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⑥ |
由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制阻燃型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1)从下面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图1 25℃时MgO水化随时间变化X射线衍射谱图
图2 90℃时MgO水化随时间变化X射线衍射谱图
(2)水化反应MgO+H2O = Mg(OH)2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3)结合元素周期律和表1可知,金属氢氧化物受热分解的规律有。(写一条即可)
表1 部分主族元素的金属氢氧化物热分解温度/℃
LiOH |
NaOH |
KOH |
Al(OH)3 |
Mg(OH)2 |
Ca(OH)2 |
Ba(OH)2 |
924 |
不分解 |
不分解 |
140 |
258 |
390 |
700 |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Mg(OH)2 (s) =" MgO" (s)+H2O (g) ΔH =" 81.5" kJ·mol-1
①Mg(OH)2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②与常用卤系(如四溴乙烷)和有机磷系(磷酸三苯酯)阻燃剂相比,Mg(OH)2阻燃剂的优点是。
N2(g)+3H2(g) 2NH3(g) △H=-92.4 kJ·mol-1。恒容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前20分钟反应内放出的热量为46.2kJ |
B.第25分钟改变的条件是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 |
C.若第60分钟时反应又达到了平衡,则时段Ⅲ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 |
D.时段Ⅰ仅将初始投放的物质浓度增至原来的2倍,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不变 |
常温下,向20.00 mL 0.1000 mol·L—1 (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0 mol·L—1NaOH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a所示溶液中:c(NH4+)>c(SO42-)>c(H+)>c(OH-) |
B.点b所示溶液中:c(NH4+)=c(Na+)>c(H+)=c(OH-) |
C.点c所示溶液中:c(SO42-)+ c(H+)= c(NH3·H2O )+ c(OH-) |
D.点d所示溶液中:c(SO42-)>c(NH3·H2O )>c(OH-)>c(NH4+) |
下列根据操作和现象或目的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或目的 |
结论 |
A |
工业上,将BaSO4浸泡在饱和Na2CO3溶液中 |
将BaSO4转化为BaCO3 |
Ksp(BaSO4)>Ksp(BaCO3) |
B |
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 |
有白色沉淀 |
AlO2-结合H+能力比CO32-强 |
C |
向PbO2中滴入浓盐酸 |
有黄绿色气体 |
PbO2具有还原性 |
D |
向鸡蛋白溶液中滴入Hg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蛋白质发生盐析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最高正价为+7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H4的沸点比YH3高 |
B.X与W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C.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可能比金刚石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