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一书中写道:“词汇经常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 ……比如‘工业’、‘工业家’、‘工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比如‘铁路’、‘自由’和‘保守’、‘民族’、‘科学家’和‘工程师’、‘无产者’和(经济)‘危机’、‘罢工’和‘贫困’等等。这些都是在这个时期新造的词汇,或为适应这个时期的需要而产生的单词。如果没有这些词汇,将无法估量1789—1848年间‘双元’革命的深远意义。”其中“双元”革命是指
| A.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1848年革命 | B.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
| C.巴黎公社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 D.法国大革命与巴黎公社 |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 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 |
| 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 |
| 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 |
| 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
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发《宣示预备立宪谕》。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十多省响应。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举行“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征文活动,在16篇获奖文章中,主张君主立宪的有11篇,主张民主立宪的有2篇,未表明态度的有3篇。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这些现象表明()
| A.当时拥护君主立宪者占绝大多数 |
| B.辛亥革命没有获得民众与立宪党人的支持 |
| C.清政府的立宪活动已无法改变其覆灭的命运 |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
|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 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方两幅图中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 B.维护封建经济 |
| C.反对封建统治 | D.反对外来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