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出细胞 |
B.由于细胞膜的存在,致病的病毒、细菌等不能进入细胞 |
C.细胞中的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
D.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 |
某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 h测定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右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前24 h和后24 h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相同 |
B.48 h时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增加 |
C.图中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点有4个 |
D.21~27 h的时间段叶肉细胞中产生的[H]自细胞呼吸 |
有人测定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并分别与30℃时测定的数据比较,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温度超过40℃,甲的氧气的释放量下降 |
B.温度为55℃,乙不能积累有机物 |
C.乙比甲耐高温,因为乙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在较高温度下才开始下降 |
D.甲在47℃的温度下光合速率为0,表明甲已经死亡 |
迁移率是用纸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各色素的鉴定,迁移率一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下表是叶绿体中色素层析结果(部分数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等的混合试剂对色素进行分离 |
B.色素3的迁移率为0.2,若植物体缺Mg2+,其含量会减少 |
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色素1,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色素4 |
D.可用根尖细胞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
某同学欲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滤纸片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 |
B.酶促反应时间可用t3-t2表示 |
C.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 |
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底物浓度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
B.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 |
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
D.曲线①所代表的反应比曲线②先达到反应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