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的进程。将生物随飞船带入太空后,经受综合射线,甚至是人类未知射线的辐射,可以提高物理诱变的几率,从而产生无数的育种选择材料。
(1)生物经太空返回地面后,是否均可产生有益的变异?为什么?______
(2)将某植物种子经太空返回地面后种植,发现该植物某隐性性状突变为显性性状。
①表现该显性性状的种子能否大面积推广?说明理由。______
②简要叙述获得该显性优良品种的步骤。______
葫芦科中一种被称为喷瓜的植物,又称“铁炮瓜”, 其性别类型由aD、a+、ad三种基因决定,三种基因关系如图1所示,其性别类型与基 因型关系如表2所示,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
(2)由表2信息可知,自然界中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
(3)某雄性植株与雌性植株杂交,后代中雄性植株:两性植株=1:1,则亲代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
(4)喷瓜果皮深色(B)对浅色(b)为显性,若将纯合的雌雄同株的四倍体浅色喷瓜和纯合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深色喷瓜间行种植,收获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二倍体喷瓜和四倍体喷瓜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写出这些四倍体植株上结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的基因型。
某同学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制备了完整叶绿体悬浮液。将制备的叶绿体悬浮液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对照组,并仅在实验组中加入了适量磷酸(Pi)。在适宜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用14C标记的14CO2供其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放射性,结果发现实验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及(CH2O)/C3比值均比对照组明显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
(2)实验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及(CH2O)/C3比值均比对照组明显高的原因是
。
(3)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制片时应取菠菜叶放入 载玻片的水滴中,然后 ,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4)分离获得完整叶绿体需要用到的方法是和过滤。
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伸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用不同浓 度的IAA和GA分处理相 同的茎切段,结果如下图1所示;
实验二:将相同的茎切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到3/4处后,分别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图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 根据图1实验结果,图2实验中的IAA理想浓度应为____,GA理想浓度应为____
。若想进一步研究IAA和GA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则应该用______处理茎切段作为实验组。
(3)分析图2结果,研究者推测IAA和GA的作用部位有差异,用图2中的甲、乙、丙三组弯曲部位的茎切段为实验材料,分别制作______(横切片、纵切片)进行显微观察。若乙组与甲组对比,观察到乙组______现象,则表明IAA对表皮细胞的作用更强;若丙组与甲组对比,观察到丙组______现象,则表明GA对内部组织细胞的作用更强。
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P,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但不知道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是否有副作用。为验证其疗效并探究其副作用,请你利用以下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步骤,并用柱状图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已知数量的肝癌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动物细胞培养液、用生理盐水配置的药物P、生理盐水、动物细胞培养瓶等。(注:肝癌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的具体计数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步骤:
①。
②。
③将上述细胞培养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
(2)分析药物P对肝癌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可能的影响效果,请在坐标系中以柱状图的形式呈现可能的结果。
图甲是培养纯合高茎抗病番茄植株的几种途径,其中涉及的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图乙是纯合高茎抗病番茄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02吸收速率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____________ 过程(填标号)将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__________过程(填标号)出现细胞脱分化现象。
(2)图申中的抗病基因一般需要与相应的质粒进行重组,已知限制性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C一,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一。在抗病基因的两侧各有一个酶I切点和一个酶Ⅱ切点。请在方框中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3)图乙中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光饱和点)后,限制番茄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 (答出两点)。若一天的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位12h则番茄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减少或增加)。
(4)已经测得玉米在光照强度Z时,其光合作用强度比番茄大。据此有人认为玉米的光饱和点大于番茄。请完成关于此问题的实验探究,以确定这种推论是否正确。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植株2盆,可调节光强度的光源2个,测定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等(测定光合作用强度的具体方法不做要求,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叶片的数量对光饱和点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