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       ④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空前的破坏,这一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
B.垄断组织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
C.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形成尖锐矛盾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丧失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兴奋地说:“五年来,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他感叹的洋务建设成就是()

A.海军的兴办 B.电报局的兴办
C.民用工业的创办 D.新式学堂的兴办

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民众对电信、铁路、保险等行业的垄断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每年的人大代表提案很多都涉及到了这些敏感的话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罗斯福新政期间 D.“新经济”时代

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的国家是()

A.美国、德国 B.英国、美国 C.美国、法国 D.德国、日本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