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在其创作的《归国杂感》里这样写道:“不到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的中国,骂康有为太新;二十年后的中国,却骂康有为太旧。”“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都批判康有为,是因为康有为
| A.托古改制,实行君主立宪 | B.倡导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 |
| C.变革制度,建立民主共和 | D.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
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并且不会有什么成功;或者变为穷光蛋。他们在当时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后一条道路;由于他们数量很大,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容易导致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导致雅典灭亡 |
| B.雅典的小国寡民体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雅典亡国 |
| C.雅典亡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 |
| D.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民的革命与造反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第一步 |
第二步 |
|
| 甲 |
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 |
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 |
| 乙 |
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 |
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 |
| 丙 |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 |
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 |
| 丁 |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
得出这是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 |
A.甲 B.乙 C.丙 D.丁
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 A.民主的广泛性 | B.决策的科学性 |
| C.程序的复杂性 | D.公民集体参政 |
卢奇安在《论撰史》中提出:“历史家务使自己的头脑有如一面明镜,清光如洗,纤毫不染,照见人脸,丝毫不爽。这样,他才能如实反映出生活的现实,既不会歪曲真相,又不会使之失色。”他的这一史学理论缺失的主要是
| A.史家的创作激情 | B.作者的主体意识 |
| C.流畅的叙述笔法 | D.对史料的批判精神 |
下列各项,描述1947年下半年情况的是
|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B.“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
| C.“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 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