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 |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扶清灭洋 | D.建立社会主义 |
唐朝中央政府“三省制”从决策、审议到执行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 B.中书-门下-尚书 |
C.尚书-门下-中书 | D.门下-中书-尚书 |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专家)在某著作的序言中写道:“在这种政权结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纵者。……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对上述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种政权结构”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 |
B.“这部大机器”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C.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
D.著作有可能从官僚政治的工具性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历史作用 |
“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中所列举的“严密的组织”制度是指()
A.宗法制度 | B.分封制度 | C.中央集权制度 | D.科举制度 |
《史记》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就是历史上“楚王问鼎”和“问鼎中原”的由来。“楚王问鼎”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①周王室已衰微 ②分封制遭到破坏 ③楚庄王不再效忠周王室 ④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道:“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该书描述的情景开始于( )
A.二战结束后 | B.欧洲共同体建立时期 |
C.冷战结束后 | D.中美关系正常化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