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 A.东北地区军民的抗战 | B.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
| C.敌后战场的军民抗战 | D.正面战场的全面抗战 |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迅速崛起。“士与一般社会成员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们往往能超越个人经济地位和阶级背景的狭隘限制, 从社会进步、国家兴旺、民众富足的宏观角度和长远目标上思考政治人生。”以下言论不能充分体现该观点的是
| A.士有怀居,不足以为士也 | B.士可杀不可辱 |
| C.士志于道 |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原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对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同文明成果 | B.历史研究没有固定的中心 |
| C.历史研究要不断创新 | D.世界上没有优越的文明 |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喻指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喻指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应当比喻的是( )
| A.深圳 | B.浦东 | C.海南 | D.珠三角 |
由图表“1996年浦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图”可知( )
| 固定资产投资 |
百分比(%) |
| 第一产业投资 |
0.4 |
| 第二产业投资 |
28.5 |
| 第三产业投资 |
71.1 |
A.浦东新区优先发展了农业
B.浦东新区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C.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新的重工业基地
D.浦东新区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