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乌鲁木齐市气象站观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区大气降水总体以弱碱性为主,但有逐渐酸化的趋势,其中冬半年酸化更明显,降水的年平均PH值以-O.048的速率每年递减。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有关乌鲁木齐市区大气降水总体以弱碱性为主的成因叙述中,最可信的是
A.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碱性尘埃 |
B.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碱性气体 |
C.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严重,大气中盐碱尘埃较多 |
D.冬季受到来自西伯利亚气流影响,通过大气运动输入大量碱性物质 |
乌鲁木齐市区大气降水有逐渐酸化的趋势,其中冬半年酸化更为明显的原因是
①酸性气体排放量增加 ②冬季风力小 ③冬季降水量少 ④气温低,对流运动弱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是南方剔透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危害,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通常称为“寒露风”。读 “2011年9月19—22日南方晚稻区寒露风预报图”,完成下列各题云贵地区一般没有晚稻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热量不足 |
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
C.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 |
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
为了积极防御寒露风灾害,晚稻种植区一般采用夜间灌深水或喷水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
A.保温 | B.保湿 | C.保墒(土壤中的水份) | D.利于有机质积累 |
下图中,甲地年均降水量为 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 118 亿 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 575 亿 m3)。据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现象)的描述合理的是
A.甲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乙湖泊的蒸发 |
B.甲地地处山地迎风坡区,因此降水较为丰富 |
C.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 |
D.丁地所在的国家为乌兹别克斯坦 |
乙咸水湖呈东咸西淡的分布规律,原因为
A.东部面积相对较小 |
B.东部周边灌溉农业发达,大量引水灌溉 |
C.西部临海,大气降水更为充足 |
D.西部有大量河流淡水汇入 |
下图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空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判断其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最可能是
A.季风区地理分布 | B.某一板块范围 |
C.2004 年印度洋海啸影响范围 | D.某种自然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
当某地理事物(或现象)以虚线箭头的方向影响甲地时,据图 9 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乙海域的洋流方向大致为逆时针方向 |
B.丙海域北部易出现风暴潮 |
C.此时正值亚洲高压强盛的时候 |
D.由澳大利亚开往上海的货轮航行时逆风逆水 |
读 “某岛国地理环境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
该国地形形成中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与沉积作用 | B.流水作用与沉积作用 |
C.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 | D.海浪侵蚀与沉积作用 |
该国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亚热带纬度范围界线低于其他国家 |
B.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 |
C.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
D.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 |
该国传统民居多为木制结构,其原因可能是
①原料丰富②木材保温性能好
③该国多地震,木制结构抗震好④该国面积狭小,木结构占地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适宜该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
A.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 B.以出口林矿产品为经济支柱 |
C.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 D.以发展资源能源型工业为主 |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城市白昼最短日应出现在
A.4月 | B.6月 | C.10月 | D.12月 |
对Q湖的成因,解释最合理的是
A.冰川刨蚀地表而成 | B.火山口积水而成 |
C.岩浆堵塞河道而成 | D.断层陷落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