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许多研究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学者们提出了构建“泛亚能源陆桥”设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附近修建多条通往地中海沿岸的油气管道,对欧美主要石油进口国的影响是

A.可减少对直布罗陀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的过分依赖,缩短了航程,节省运费
B.可不经过曼德海峡,运输时间和航程大为缩短
C.管道通过能力有限,不如海运运量大
D.由于美国在波斯湾以东,所以美国基本上不受此影响

关于“泛亚能源陆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处东端的中国与日本受益最大
B.可能会对黑海造成石油污染
C.有利于提高中国的能源安全系数
D.里海地区将取代波斯湾地区成为世界石油的最大储藏地和输出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85年和2000年城市、交通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由图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城市数量增多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增多 D.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影响该地区西部交通线稀少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崎岖 B.暴雨频发
C.冻土广布 D.矿产稀少

读下面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甲、乙两地气温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洋流 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 D.地形和纬度

读下面我国某海滨小城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阴影区代表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仓储区

该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区中心,接近市场
B.临河濒海,环境优美
C.交通沿线,物流便捷
D.沿河分布,运费低廉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红色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