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的外圆圈表示30°纬线圈,O为海洋,∠AOD=7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劣弧AD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落时刻(当地地方时)是( )

A.18时30分 B.19时00分
C.20时30分 D.21时30分

若劣弧AD表示2015年11月10日的范围,其余为2015年11月11日,则北京时间为( )

A.11月10日13点 B.11月10日15点
C.11月11日10点 D.11月11日15点

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100°E、50°N B.110°E、40°N
C.125°E、40°N D.130°E、50°N

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

A.8:10、17:10 B.8:20、17:20
C.8:30、17:30 D.7:50、17:10

读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荆州中学运动会开幕日(10月28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区域并向哪个方向移动( )

A.直射点位于①-②之间,并向北移动
B.直射点位于②-③之间,并向南移动
C.直射点位于③-④之间,并向南移动
D.直射点位于④-⑤之间,并向南移动

当太阳直射点由①向②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荆州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变小
B.极夜范围由南极点扩大到南极圈
C.北京白昼时间由长变短
D.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

下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当阳光如图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

A.北极圈出现极昼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C.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D.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北京时间为7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

A.90°E B.105°E C.150°E D.165°W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B.海拔高,距太阳近
C.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D.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利用楼顶(平顶)自建光伏发电站,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济南 C.荆州 D.北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