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厌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厌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厌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厌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
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 |
B.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
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来增大膜面积 |
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小泡来增大膜面积 |
关于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 | B.叶绿体中的色素与ATP的分解有关 |
C.叶绿体中的色素与O2和[H]的形成有关 | D.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吸收光能 |
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普利斯特利由此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CO2,放出O2,从而更新了空气 |
B.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再让绿色叶片部分曝光。用碘蒸汽处理后,曝光部分呈深蓝色——萨克斯由此得出结论:绿色叶片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
C.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以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集中到被光束照射的部位——恩格尔曼得出结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D.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
有一瓶装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之比是3:5,这是因为
A.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 B.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
C.有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 D.有1/4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
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