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某市政府承诺要为农民办八件实事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农村危桥改造工程已投入4500万元,完成改造38座,正在建设37座。让农民得到了明显实惠,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市政府还积极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材料二:“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履行什么职能?除此职能外,政府还有哪些主要职能?(8分)
(2)该市政府为什么要履行上述职能?(8分)
材料一 自墨西哥2009年4月中旬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来,疫情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全球拉响了甲型H1N1流感警报。2009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就专门做好我国防范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同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并明确指出要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处置”的原则,重点抓好疫情研判和预防控制等工作。
材料二 2009年7月8日,卫生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的通知》,这意味着我国正式调整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通知指出,我国开始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实行分类收治措施,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的轻患者可居家隔离治疗。
(1) 结合材料说明在甲型H1N1流感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12分)
(2) 说明党和政府积极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政治学依据。(6分)
有这样一位大学毕业生,上学期间并不是学新闻专业,却被某报社聘用。当谈及成功原因时说:“从大二起,我就在这家报社实习。要想成功就业,只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课堂之外的各种经验,比如假期实习、社会实践、兼职工作等。”
还有一位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如今所创办的公司已小有成绩。他认为:创业要找到与自己专长吻合、能发挥特长的项目。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有人做,如果没有创新,赚钱就很困难。
也有这样的大学生,充满理想,但满脑子都是天(天津)南(南京)海(上海)北(北京)等大城市,不愿去有很大需求但工作条件较差的小城镇或乡村。其结果理想只能是幻想,很难实现就业。
上述材料说明,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不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请你从中总结出主要哲学方法论的道理。(10分)
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统治形式 --恩格斯
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列宁
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邓小平
(1)概括以上论断所揭示的主题。
(2)依据上述结论,以我国实行的政体为例,简要说明邓小平论述的正确性。
材料一:由于目前中美贸易逆差数额巨大,2008年7月26日、8月1日,美国参、众两院的两个委员会分别通过议案,要求政府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惩罚,迫使人民币加快升值。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表示反对,并要求总统行使否决权。
材料二:2007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受国务院委托,卫生部在会上就该法案的修订草案作了说明。根据委员长会议的决定,上述法案将通过立法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后,再由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请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美国产生这种政治现象的原因。
(2)对比两则材料,说明我国国家权力运行原则及其重要性。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材料二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所以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是最能够把中国13亿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奋斗的民主政治,关键在于它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
⑴说明材料一中“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个优势是什么?并说明保持这个优势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⑵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