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30年前,深圳的人均GDP是606元;而30年后,深圳的人均GDP是9.3万元,跃居全国第一,这说明中国的改革决策是正确的。与苏联改革相比,其正确性是
A.符合国情,体制创新 | B.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
C.照搬外国,全盘西化 | D.优先发展重工业 |
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 | B.管仲 | C.李冰 | D.郑国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
下图所示为甲骨文“田”字的不同写法,它们反映的我国古代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 B.均田制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中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人与自然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