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孟郊在《织妇辞》中曾有"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诗句,而韦应物的《杂体五首》中有"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的句子。对比这两句诗,可看出
| 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 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
| 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欧洲地区 | 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所用 |
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兖州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
| B.世界各地区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
|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
|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
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将投资1500亿美元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以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建立低碳燃料标准。石油做为重要的能源被广泛利用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 B.蒸汽动力的推广 |
| C.第二次工业革命 | D.电力的广泛应用 |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A.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
|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
| C.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
| D.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
一篇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 C.美国经济的崛起 | D.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
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仪式,将一个特地制作的地球仪赠送给18个勇士,并说是“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褒奖这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 A.首航非洲开辟了通往东方的航道 |
| B.穿越三大洋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
| C.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的海上航路 |
| D.发现美洲打开了西欧的海外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