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瞿秋白在1921年5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的唯一食品。……现在丰富的多了,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人之故而很不稳。”材料中描述的前后情形变化,主要反映了苏俄实施
A.工业化方针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新经济政策 | D.农业集体化运动 |
1716年左右,一位皇帝曾言:“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当时“西洋”的英国已经
①打败法国成为海上殖民霸主②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的基础
③完成工业革命确立工厂制度④在物理学上取得突出成就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和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领土。”这一“条例”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B.引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战争 |
C.引起了西欧“商业革命” |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
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以下对“这样东西”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
C.适应了资产阶级需要 | D.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
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棱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A.颁布“解负令” | B.发放公职津贴 |
C.组成“四百人会议” |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