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近代新思想萌发的特点主要是

A.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自然结果
B.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发展模式
C.以军事近代化为开端的畸型发展
D.国人在反侵略斗争中抛弃传统观念的主动探索

鸦片战争后,近代化最初表现为

A.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B.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C.“向西方学习”新思潮兴起
D.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强敌入侵,清朝内部分化为投降派与抵抗派,下列有关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抵抗派以林则徐为代表,表现出反侵略的民族气节
B.投降派代表琦善先后参与了中英天津大沽口谈判与鉴订“南京条约”
C.封建地主阶级内部两派力量相当是清朝鸦片战争中战、和政策摇摆不定的重要原因
D.投降派在争夺中逐渐占上风,足以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没落与反动

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性的影响是

A.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
B.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日益半封建化
C.思想界出现“西学东渐”态势
D.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依据有
  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使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