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条河的剖面图,根据此图判断该河流位于 ( )
A.赤道上 | B.南半球 | C.北半球 | D.回归线上 |
图示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完成各题。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 | D.12个月 |
图中a点对应的节目可能是( )
A.端午节 | B.劳动节 |
C.国庆节 | D.元宵节 |
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
A.日本春光明媚 | B.北极出现极夜 |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 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
读图,完成各题。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º~20ºN | B.20ºN~23º26′N |
C.0º~20ºS | D.20ºS~23º26′S |
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 B.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
C.北温带范围变小 | D.悉尼(约34ºS)夏季昼变长 |
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A.12月11日18时 | B.5月23日8时 |
C.6月22日18时 | D.l1月23日6时 |
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X日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各题。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A.23° | B.43° | C.57 ° | D.47° |
X日M地的昼长为
A.9小时 | B.6小时 |
C.12小时 | D.18小时 |
X日后,若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则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
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回答各题。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
C.③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 |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
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节能减排中最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国家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