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它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 |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过氧化氢酶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 |
D.图②也可以用来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如图是科学家培育试管转基因牛的过程示意图,1所指结构为透明带。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通常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可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 |
B.过程②常采用显微注射法,3部位的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
C.过程③进行时,受体是同种的其他雌性个体即可 |
D.可取2部位的细胞做DNA分析来鉴定性别 |
有关人的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有同源染色体2N对,后者有N对 |
B.两者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相同 |
C.两者的姐妹染色单体都是在末期消失的 |
D.两者的细胞周期都有间期和分裂期组成 |
对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要想分别标记噬菌体,可以分别用含有35S、32P的培养基来培养噬菌体 |
B.在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沉淀物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这与保温时间过长有关 |
C.该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
D.该实验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
下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双层膜结构,是人体细胞产生CO2的唯一场所 |
B.②为无膜结构,该结构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
C.③为单层膜结构,该结构参与抗体的加工与分泌 |
D.④为单层膜结构,该结构可以产生水 |
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A.没有蛋白质产物 |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