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6分)
(2)结合材料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6分)
(3)结合材料,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至少三点)(6分)
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每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但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形势仍然很严峻,特别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着发展模式单一、保护资金短缺、因无序开发导致自然风貌和环境遭到破坏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更有甚者,一处处传统村落正在消失,遭受淘汰。
材料二: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发展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明确了北京“文化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保护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理由。
(2)打造“文化中心”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优势
措施
理论依据
示例:拥有故宫等7项世界文化遗产和7000余处文物古迹
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拥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众多文化会展场地
利用会展场地平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拥有以798艺术区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全国最大的文化市场


北京高校林立,拥有200多家科研机构
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队伍

(3)就保护传统村落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面对经济全球化,西方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而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实行了壁垒及限制,加上自身的原因,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熬”过冬天,等待“春天”的来临。更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冬泳”,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实现逆势成长。
材料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一些企业精心规划,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在海外并购中占得先机,增强了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由于中外企业文化,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对并购对象发展前景缺乏思考等因素,海外并购也存在着一定风险。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应怎样更好地实现海外并购的健康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全国信息消费量
信息消费占GDP的比重
同比增长率
2012年
1.7万亿元
3.3%
29%
2015年
3.2万亿元
4.5%
超过30%

注:人均信息消费量我国为192美元,美国为3400美元。
材料二: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类信息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材料三:有专家提出,促进信息消费应以市场为导向,打破行业进入壁垒,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企业公平竞争,在竞争性领域坚持市场化运行。政府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市场监管,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安全诚信有序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
(1)分析说明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国家财政在促进信息消费中所发挥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市场配置资源与科学的宏观调控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促进信息消费。

材料一:2014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统计数据(如下图)

注:2014年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增加1805万人;城市居民收入增长6.8%,农村居民增长9.2%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说明我国取得上述成绩的原因。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更好的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
系、规范社会行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2)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推动作用。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2015年全国两会,“创客”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令创新创业者对前途充满憧憬。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其著作《创客:新工业革命》中这样描述创客:他们使用数字工具,在屏幕上设计,用桌面制造机器制作产品;他们是互联网一代,通过网络分享成果……多年前,欧美“创客”们用不到波音公司1%的成本研制了无人机,这架无人机实现了众多的功能,“草根科创”的优势可见一斑。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草根科创”的风潮正席卷中国。业内人士认为,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今多种多样的市场需求,而创客这种自下而上的科技创新者能够弥补和拓展大工业的模式,从3D打印机到激光切割机等快速制版新贵工艺,也正在颠覆传统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让小规模、个性化制造成为可能。促进新科技和新需求更快地对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特性;中国的创客运动也正是在借助互联网社区发力,促进生产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集聚,另一方面,让更多“创客”自由创业、能够成业,让这种小众化的创客产品有了更便捷的销售渠道,也制造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从创客发起地来看,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三大中心的民间创客生态圈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拥有创新所需的较健全市场环境和比较发达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这是创客们生根发芽壮大的重要土壤。
结合上述材料,从市场规律、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市场机制等角度,分析当今“创客之火,可以燎原”的市场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