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图表法、图象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情况如图(A)所示。则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族。
II.图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像,折线c可表达第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折线a和折线b,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a”或“b”),理由是: 。
(2).人类在使用金属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铜、铁、铝之后,第四种将被广泛应用的金属被科学家预测为是钛(22Ti),它被誉为“未来世纪的金属”。试回答下列问题:
I.Ti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式为 ;
II.在Ti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现+2、+3、+4三种化合价,其中以+4价的Ti最为稳定;
①偏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偏钛酸钡晶体中晶胞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它的化学式是 ;晶体内与每个“Ti”紧邻的氧原子数为 个。
②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含钛的两种颜色的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但相关实验证明,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
我国规定饮用水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pH |
6.5~6.8 |
Ca2+、Mg2+总浓度 |
<0.0045mol/L |
细菌总数 |
<100个/L |
以下是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源水→曝气池一级沉降池
二级沉降池
过滤池→自来水
(1)源水中含Ca2+ 、Mg2+、HCO3-、Cl-等,加入石灰后生成Ca(OH)2,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写出其中一个离子方程式。
(2)凝聚剂除去悬浮固体颗粒的过程(填写编号,多选倒扣分)
①只是物理过程 ②只是化学过程 ③是物理和化学过程
FeSO4.7H2O是常用的凝聚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沉淀。
(3)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和。
(4)气体A的作用是。这种作用是基于气体A和水反应的产物
具有性.
(5)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气体A的代用品。(填写编号,多选倒扣分)
①Ca(ClO)2 ②NH3 (液) ③K2FeO4 ④SO2
(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如小烧杯的质量为32.6g,用“↓”表示在托盘上放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砝码,请用箭头在下表中填空,表示称量过程,并在图3—2所示的游码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砝码质量/g |
50 |
20 |
20 |
10 |
5 |
取用砝码情况 |
(2)图3—3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mL。
(3)用18mol•L—1的硫酸溶液配制0.5mol•L—1的硫酸溶液250mL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
(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是,
可用(方法)证明胶体已经制成。
有人在研究硫酸亚铁受热分解反应时,作了两种假设:
(2)假设它按氯酸钾受热分解的方式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假设它按碳酸钙受热分解的方式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事实上,硫酸亚铁分解为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分解温度为500℃左右),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氯气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中溶解2体积的氯气,溶于水的氯气一部分与水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
(2)多余氯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写出化学方程式
(3)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过一会儿,溶液颜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往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1)有NaCl、CaCl2、AlCl3三种溶液,若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别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则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若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相等,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所含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 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③4℃9mL水④0.2mol H3P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