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1日 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民主党总统罗斯福大加干预搞“新政”,把美国从萧条中拖回。但是至今不领情,反而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也大有人在。“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理由可能是( )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干预 |
B.规定了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资本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
C.颁布《工业复兴法》,制定经济计划 |
D.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①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②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③国内民族关系没有得到正确处理④坚持僵化的意识形态理论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 |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遭到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将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 | B.没有解决经济体制上的问题 |
C.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 | D.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步骤。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 D.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
二战后,联邦德国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共性原因,不包括()
A.利用美国扶植 | B.制定可行政策 |
C.发展教育、科技 | D.利用战争机遇 |
美国80年代解决经济困难的政策与30年代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实行自由放任 | B.加强国家调节 |
C.减少政府干预 | D.发展信息技术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