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    )

A.歌颂反抗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 D.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此项规定()

A.源出于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
B.主张实施美国式的总统制共和制
C.付诸实施并极大推进民主化历程
D.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

A.《天津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运动符合题意的是( )

A.维新变法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尽管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欧洲已经开始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侵略集团,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或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其主要目的是( )

A.压制中国人民革命
B.扩大各自的在华利益
C.缓和一战前夕在远东地区的形势
D.共同支配中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