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仙台以东地区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4km,地震随后引发10m高海啸,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并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1日凌晨3时左右,抵达5700多公里以外的夏威夷群岛,造成至少3亿美元财产损失。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500到600km,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1/25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啸波是电磁波
B.美国夏威夷发生的海啸是日本发生的地震,并将该处的海水传到了美国夏威夷而引起的
C.可以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进行海啸预警
D.海啸波沿-x轴方向传播,图中a点经1/4周期时将到达10m高的波峰处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机械波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恒等于车重的0.1倍,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则当汽车速度为时,汽车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A.0.1 g B.0.2 g C.0.3 g D.0.4g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内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

如图,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上用力F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
D.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则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会大于3mg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的作用,各自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0,撤去A物体的外力F;经过4t0,撤去B物体的外力F.两物体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则A、B两物体()

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5:12
B.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4:1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2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5: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