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灾害与防治】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材料三: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各是什么?
(2)图中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A、B两地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比较A、B两地(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说明B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
C河是图示区域最大的河流,简述该河的水文特征。

读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图,图中A、B、C三地为城镇,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
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
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狮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采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闸盆地的洪积物中,洪积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区,洪积扇上部是大片的砾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产生严重的盐碱化现象。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直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直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成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从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坎儿井地下水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
坎儿井由直井、暗渠、蓄水池与明渠四部分组成。简要分析坎儿井的结构与当地气候地形的关系。
读右上图,天山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全年降水量却超过1000毫米,简要解释其原因。
据普查统计,坎儿井引水渠道正以每年平均23条的数量递减,试分析其主要人为原因。
坎儿井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旅游文化资源,但目前游人稀少,主要原因是什么?

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图1中反映的是什么等值线的分布情况?分析等值线在A处分布有何特点试分析原因。
图2B位于哪一省,试分析图中的等值线的类型以及等值线在B处向西北凸的原因。
试分析图3中的等值线在C处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图4为我国积温分布图,写出图中D、E两处的地形名称并分析D、E两处较周围地区积温高的原因。

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并简述差异的形成原因。
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