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 |
B.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
D.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 |
18世纪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常说“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这反映了她()
A.坚信君权神授 | B.受社会契约论影响 | C.主张君主立宪 | D.信奉人民主权学说 |
“(它)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中的“战争”指()
A.鸦片战争 | B.普法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下图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一张1899年手绘草图。根据其设计原理发明的交通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该草图的作者应是()
A.史蒂芬孙 | B.莱特兄弟 | C.福特 | D.富尔顿 |
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剪掉了辫子;但随之在社会上却又流行起戴帽子的风尚。这反映了()
A.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彻底性 | B.辛亥革命后西方近代文明传播广泛 |
C.人们一时难以适应社会习俗的变革 | D.民主共和的观念渗入到习俗变迁中 |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 B.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 D.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