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斗争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是( )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B.必须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
| C.必须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ΔH1和ΔH2表示:2H2(g)+O2(g)===2H2O(g) ΔH1, 2H2(g)+O2(g)===2H2O(l) ΔH2。则
| A.ΔH2>ΔH1 | B.ΔH1>ΔH2 |
| C.ΔH1=ΔH2 | D.无法确定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
| B.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
|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
|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 |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
| B.中和反应 |
| C.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 |
|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
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
|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
| C.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
|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 |
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 |
|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
|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 |
| 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