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③地多人少,本地消费量较小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江浙地区号称“鱼米之乡”,浙江省却成为第二粮食调入大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山区较多,土地贫瘠,单产低 B.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粮食生产
C.经济发展迅速,占用大量耕地 D.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给不足

从去年起,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也波及到了中国,结合上图,对于这次危机,下列应对措施可行的是(    )

A.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B.限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耕地面积
C.取消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
D.大幅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了解决四川地震后粮食不足问题,需从东北调40万吨粮食,请选择一条最便捷的路线
A.京哈线、京九线、陇海线、宝成线  B. 京哈线、京广线、陇海线、宝成线
B. 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宝成线  D. 京哈线、京广线、汉丹线、襄渝线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N B.30°N C.35°N D.45°N

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 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 城市的小
D.2000年乙 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 城市的小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
①甲 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 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 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 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道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a、b两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为解决该特大城市市区至郊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最为可行的措施是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C.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D.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读图完成问题。

该图反映了

A.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C.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
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

依据该模式推断,某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若年降水量不变,则200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1970年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两倍 D.三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