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不会改变其选择透过性 |
| B.大鼠脾细胞与兔骨髓瘤细胞实现融合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 |
| C.相对于线粒体外膜而言,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糖蛋白种类与数量更多 |
| D.相对于胰岛细胞,心肌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
左下图表示的是pH值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右下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左图中可以知道pH=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从右图中无法知道酶C的最适活性温度
C、从左图中可以知道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的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D、从右图中可以知道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
十六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 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 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 |
| 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 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 |
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 A.细胞死亡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
| B.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
| C.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结构特点一致 |
| D.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
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 |
| B.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满足孟德尔遗传定律 |
| C.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 |
| 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 |
世界上第一个黄种人基因组序列图即将由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该图主要是测定
| A.基因之间的距离 | B.核苷酸序列 | C.编码序列 | D.基因的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