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某些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去苏联化”……个别国家的部分人否定苏联的二战贡献……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世人和国民要尊重苏联在二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以下属于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贡献的有
①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提供大量援助 ②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 ④攻克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①④ |
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该学者意在说明()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 |
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
C.统治者耽于享乐 |
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 |
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
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
明万历年间,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指出:“往者商舶之开,正以安反侧杜乱萌也。乃今一禁,彼强悍之徒,俯仰无赖,势必私通,继以追捕,急则聚党遁海,据险流突。”这说明( )
A.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开海之争 |
B.明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
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 |
D.明政府坚定奉行“海禁”政策 |
《盐铁论·水旱》载:“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刀耕火种 | B.铁犁牛耕 |
C.精耕细作 | D.男耕女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