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登陆西西里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元史·高鸣传》记载: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

A.行中书省 B.尚书省 C.中书省 D.门下省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这一倾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画家个人爱好 B.人文主义传播
C.社会上层倡导 D.商品经济发展

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经历了

A.春秋国家分裂 B.东汉末年三国鼎立
C.中唐安史之乱 D.北宋亡于女真政权

《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篇。此时期黄河安流最可能的原因是

A.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D.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对西汉、唐代部分地区人口密度统计进行了抽样对比,从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 间
地区(今山西一带)
人口密度 (人/km2)
地区 (今江浙闽一带)
人口密度 (人/km2)
地区 (今两广一带)
人口密度(人/km2)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太原郡
13.1
会稽郡
12.3
南海郡
1.0
唐代
河东道
23.1
江南东道
31.44
岭南道
2.71

A.今江浙一带始终是中国发达地区
B.人口密度全面反映劳动力集中程度
C.从汉到唐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较快
D.人口密度值能衡量出社会发展速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