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著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打油诗应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的“和平大钟”,在南京
撞响66声。对此举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纪念66前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遇难同胞②痛斥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③警示世人铭记历史、深思历史④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掩盖暴行的行径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④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A.④①②③ B.④②③①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