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粮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心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理学家指责其“诋毁先儒”、“传习邪说”,但是到了明代士人阶层却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心学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打破孔孟学说的权威
C.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
D.是对理学彻底的否定

朱熹和王阳明都对“理”进行了不同阐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成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的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发展私立教育
C.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D.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韩非子在论述“法”的时候指出:“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说明韩非子

A.反对宗法分封等级制度 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代表社会底层民众利益 D.主张法术势三者相结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