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的过程。回答下列各题。引发图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 B.环境因素 | C.政治因素 | D.文化因素 |
下列关于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的发展使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变大 |
B.城市化过程促使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广泛渗透 |
C.城市化的推进使某一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变 |
D.城市化过程使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 |
读“某大洲局部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5),完成1-2题。
1.甲、乙、丙自然带分别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2.乙自然带在图示区域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经度地带分异规律B.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图”(图6),完成9-11题
9.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东部沿海地带D.东部季风区
10.近年影响③地耕地不断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非农占耕B.水蚀毁耕
C.生态退耕D.沙暴吞耕
11.为确保我国l8亿亩的耕地红线,下列措施中, 当前最适宜的是
A.围垦东部沿海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B.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
C.完善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D.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住房公寓化
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在它们背面。读图完成下题。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甲——内外力共同作用 | B.乙——断层下陷 |
C.丙——背斜顶部侵蚀 | D.丁——冰川侵蚀 |
丁地所受侵蚀作用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l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A城市)举行。
材料二丹麦位置示意图(图2)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图3)
4.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气温变暖,降水变少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
C.气温变暖,降水变多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
5.对照图3,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6.面对当前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人类应该
①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少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据新华网报道,智利当地时间27日凌晨发生里氏8.8级地震,现已造成800多人死亡,损失惨重。读图完成l~3题。
1.强震发生时,全球新的一天范围是旧的一天的
A.1倍多 B.2倍多 C.3倍多D.4倍多
2.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硅铝层 B.岩石圈 C.软流层 D.下地幔
3.地震发生时节,震中附近的气候主要受
A.西风带影响 B.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C.信风带影响 D.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