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10个原生动物A和B,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 (单位:个)
天数 动物种类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A |
15 |
60 |
80 |
81 |
80 |
82 |
81 |
80 |
B |
12 |
35 |
50 |
60 |
61 |
62 |
60 |
62 |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生动物A单独培养6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 。
(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A、B种群增长都属于 型增长。
(3)如果将A、B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能够生存下来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但达到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 。
(4)有人提出一种观点:混合培养时,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了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其观点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思路是 。
根据下图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图解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各项生理过程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代谢过程中,①和②都属于___________作用,③和④都属于___________作用。
(3)能进行①或②的生物属于___________型生物,如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培养液中氧气浓度变化对草履虫和乳酸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A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___,它的异化作用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
(2)曲线B代表的生物,能在将葡萄糖分解成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获得能量,它的呼吸作用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在有氧存在时发酵作用会被___________。
将酵母菌研磨后得到匀浆,将匀浆离心后得到上清液(为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如下图所示),分别进行三项独立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内分别滴加葡萄糖,各试管内的最终产物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在隔绝空气的前提下重复实验一,各试管内的最终产物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三个盛放葡萄糖液的密封玻璃瓶。已知一瓶中混有酵母菌,一瓶中混有乳酸菌。请填出下表的空格:
用手触摸 |
用眼观察 |
判断 |
|
A瓶 |
有气泡 |
||
B瓶 |
温热 |
||
C瓶 |
纯净葡萄糖液 |
肉毒杆菌是腐生菌,当肉类罐头消毒不彻底装罐后,它便迅速繁殖。人食用后引起食物中毒,这属于___________性食物中毒。这种菌的代谢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