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目前公认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是造成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为此我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阅读材料完成下面有关碳循环的相关问题:
(1)温室气体包括________、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和全氟化碳等6种。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在群落内部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流动。
(3)图中A、B、C、D代表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

北方冬季供暖地区CO2浓度夏季下降,冬季明显上升,从图中碳循环角度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①]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⑥]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缺的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⑤表示____________,若B是需氧型微生物,则⑤过程用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图1中三条曲线,能说明
(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 (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
(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作图2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中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图2中X处应放置 ,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 ,则假设成立;若 ,则假设不成立。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 免疫。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
(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 ,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 等(填2个)。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能使一些抗原凝聚,进而被 吞噬消化。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 。如果X是HIV,则因图中 细胞的大量死亡,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如图为巨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中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和③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
(2)图中溶酶体释放水解酶将细菌分解,该过程属于 免疫.
(3)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清除,只有将内部隐藏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呈递给记忆细胞,使之迅速增殖、分化成相应 。当该菌体在体液中活动时会被相应的 消灭,该物质是由图中 合成的。

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机体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由甲图可知,参与机体血糖调节的激素除⑤肾上腺素外,还有 (填写图中标号及名称),其中表现出相同效应的两种激素是 (填写图中标号)。人体内激素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2)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参与血糖的调节。若乙图为调节过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则图中涉及 个神经元,这些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 。已知图中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的化学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若图中b处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则除b处以外,图中可能产生兴奋的部位有 (填写图中字母).
(3)血液在人体内对抗病原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巨噬细胞吞噬并分解多种病原体,在 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能够对病原体进行必要的摄取和处理,结合其他细胞的作用,使相应细胞受到刺激并经过一系列的增殖、分化成为 细胞分泌特定抗体发挥重要作用.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2,4-D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A.剪取同一杨树植株上长势与长度相同、部位相近且有3个芽的健壮枝条20根,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B.甲组每根插条上都保留3个芽,乙组每根插条上的芽全部去除;
C.将甲组插条的下端插入适量蒸馏水中,乙组插条的下端插入等量适宜浓度的2,4-D溶液中。两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D.每天观察、记录插条上芽的数目。

请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
(1)每组选取多根插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两项不合理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改正后,甲组起________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