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和结果是( )
①城市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③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④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加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水的社会循环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 |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
C.对陆地水体有更新作用 |
D.会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
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 | 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
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 | 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
污水再生回用
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 B.只适用于城市 |
C.虽无经济效益但有环境效益 | D.属于节流措施 |
图为北京城市轻轨某路段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北京修建城市轻轨铁路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
A.交通状况 | B.居民生活 |
C.城市环境 | D.城市结构 |
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相比,城市轻轨
A.运量大,占地广 | B.噪音大、污染大 |
C.速度快、安全性高 | D.成本高、整点准时 |
城市轻轨的建设最可能促使
A.沿线地带形成大型工业区 | B.城市中心商务区迁至郊区 |
C.沿线站点附近商业网点聚集 | D.城市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
结合下表信息进行两国比较,可知
表(2008年数据)
人口 (万人) |
面积 (万平方千米) |
可开采石油储量 (亿吨) |
年可再生水资源量 (立方千米) |
(美元) |
|
菲律宾 |
9270 |
29.97 |
0.19 |
457 |
1746 |
俄罗斯 |
14100 |
1710 |
361.9 |
4498 |
12000 |
A.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 B.俄罗斯达到了人口合理容量
C.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 D.菲律宾人口老龄化现象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及以南,有全国唯一的“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其主导区位优势是
A.邻近消费市场 | B.水陆交通便利 |
C.工业基础雄厚 | D.技术人才密集 |
图为某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流分布示意图(箭头粗细表示迁移量大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影响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 | B.郊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
C.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 | D.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
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可能促使
A.全市总人口减少 | B.近郊区人口密度减小 |
C.远郊区人口密度增加 | D.城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