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B>D>C | B.离子半径 C2—>D—>B+>A2+ |
C.原子序数 d>c>b>a |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
化合物Ⅲ是合成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中间体,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I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
B.II中所有原子均有可能共面 |
C.可用FeCl3溶液鉴别有机物II和III |
D.1mol产物III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1.5mol |
300℃时,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 +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逆(X)=2v正(Z),可以说明反应达平衡
B.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4.0×10‒3 mol·L‒1·min‒1
C.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D.该反应在350℃时的平衡常数小于1.44
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Na2CO3溶液中:2c(Na+)=c(CO32-)+c(HCO3-)+c(H2CO3) |
B.在pH=8的NaB溶液中 :c(Na+)-c(B―)=0.99×10―6 mol•L―1 |
C.pH相等的①NH4Cl ②(NH4)2SO4③NH4HSO4溶液中:c(NH4+)大小顺序①=②>③ |
D.向10mL pH=12的NaOH溶液中滴加pH=2的HA溶液达中性:则混合液体积V总≥20mL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饱和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以得到NH4AlO2溶液 |
B.为除去BaCO3中少量的BaSO4,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多次洗涤BaCO3 |
C.用冰醋酸、蒸馏水和容量瓶等可以配制pH=1的醋酸溶液 |
D.某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Fe2+ |
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式为C17H15NO5 |
B.可用浓溴水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
D.1 mol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