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
| B.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 |
| C.[Cu(NH3)4]2+和CH4两个分子中中心原子Cu和C都是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 |
| D.杂化轨道理论与VSEPR模型分析分子的空间构型结果常常相互矛盾 |
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SO2气体通入溴水(橙红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足量的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因为生成酸使其变红,又因为SO2的漂白性,使其褪色。 |
|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 |
| 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与冷的浓硫酸反应 |
|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则钠与Cu2+反应可置换出铜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3A(g) B(g)+C(g),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再充入一定量的A气体,A的转化率将增大。 |
B.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增大氮气浓度可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加。 |
| C.将AlCl3溶液和NaAlO2溶液分别蒸干后灼烧,所得固体产物均为Al2O3。 |
| D.反应NH3(g)+HCl(g)=NH4Cl(s)△H<0在任何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 |
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中间体X中仅含一种官能团 |
| C.维生素A1易溶于水 | D.维生素A1兼有烯烃和醇的化学性质 |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
|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 D.根据图④溶解度与溶液pH关系,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至pH在4左右。 |
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
| 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
| 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D.图4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