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拉丁美洲两个国家的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读下表回答问题。
(1)智利大地震发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立即汇总各国地震监测网络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分析后,发出海啸预警。海啸预警系统主要应用了哪种地理信息技术?智利为什么多发地震?
(2)简要说明拉丁美洲这两次地震灾情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读我国两区域的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①________,②________。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河流分上、下游两段,航行条件较好的是________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________。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_______,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_______。
(3)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主要方式是________,促使这种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__能和 能。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是________图所示的水循环。
读“中纬度大气环流理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a、b、c三种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完成中纬度大气环流。
(2)a气流在地面形成的气压带叫________,此气压带是由于________ (热力或动力)作用而形成的,它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团的性质是________。
(3)与b气流有关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a气流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场不呈带状分布,而是一个个闭合系统,原因________________。每年7月份在北半球的海洋上出现的主要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
(5)常年受b气流影响的地区,其气候类型分布在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OB为本初子午线,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
(2)此时美国底特律(42.4°N,83°W)的区时为________时。
(3)此时地球上以________线和________线为界,分属两个不同日期。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5)D点此日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_。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3)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
(5)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①、②、③、④四点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当地球运行至 ______点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到点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①、②、③、④四位置中,昼夜平分的是、处。浏阳昼长最短的是 ________处。
(3)在①、②、③、④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处,速度最慢的是处,由②点到④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①、②、③、④四位置中,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最大的是处,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最大的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