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CH3COONa”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 | B.氧化物 | C.有机物 | D.钠盐 |
铁、铜混合粉末18.0g加入到100ml 5.0mol/LFeCl3溶液中,剩余固体质量为3.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固体是铁、铜混合物 |
B.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9.6g |
C.反应后溶液中n(Fe3+)="0.10" mol |
D.反应后溶液中n(Fe2+)+ n(Cu2+)="0.75" mol |
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室温下实验室用0.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0 mL相同浓度的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 mL |
B.室温时0.01 mol/L的醋酸溶液pH=4 |
C.OA段溶液中:c(CH3COO-)> c(CH3COOH) |
D.若B点时加入NaOH溶液40 mL,所得溶液中:c(CH3COO-)+2 c(CH3COOH) + c(H+) = c(OH-) |
25℃时,已知弱酸的电离常数:Ki(CH3COOH) =" 1.8" ×10-5;Ki1(H2CO3) =" 4.4" ×10-7;Ki2(H2CO3) =" 4.7" × 10-11;Ki(HClO) =" 4.0" ×1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pH关系:pH(NaClO)>pH(Na2CO3)>pH(CH3COONa) |
B.向NaClO溶液中通少量CO2:CO2+ NaClO + H2O → NaHCO3+ HClO |
C.a mol/L HClO与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lO-),则a一定小于b |
D.向氯水中加入NaHCO3固体,可以增大氯水中次氯酸的浓度 |
下表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物质 |
AlF3 |
AlCl3 |
BCl3 |
NCl3 |
熔点/℃ |
1291 |
160 |
-107 |
-40 |
A.BCl3、N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因为键长B-F< B-Cl,故BF3的熔点高于BCl3
C.AlF3、AlCl3都是强电解质,但晶体类型不同
D.BCl3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故它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是
A.浓氨水与氧化钙固体反应制氨气 |
B.稀硫酸与硫化亚铁固体反应制硫化氢 |
C.浓盐酸与次氯酸钙固体反应制氯气 |
D.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制乙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