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符合生长素的两重性的生理作用原理的一组是
A.田里倒伏的植物恢复了部分直立生长和向光性生长 |
B.田里倒伏的植物恢复了部分直立生长和根的向地性生长 |
C.根的向地性生长和果农修剪果树的顶枝 |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和果农修剪![]() |
下图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DNA指纹,据此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基因Ⅰ和基因II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
B.基因Ⅲ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
C.基因IV与基因II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
D.基因V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
2009年5月,加拿大食品检疫局报告了2009年首例疯牛病症例。报告认为,这起病例是由于使用受污染饲料所致。疯牛病病毒(朊病毒)是不同于细菌和病毒的生物形式,只含畸形蛋白质,不含核酸。当朊病毒存在时,正常的朊病毒蛋白就会转化为朊病毒。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朊病毒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牛饲料中的提取液 |
B.用DNA探针检测牛饲料的提取液 |
C.提取牛饲料中的蛋白质,然后进行氨基酸测序,看是否与朊病毒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
D.以上方法均不可取 |
美国科学家吉尔曼和罗德贝尔因在G蛋白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1994年诺贝尔奖。多年后罗伯特和布莱恩,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Ps)方面的研究成果,荣获2012年诺贝尔奖。GPCPs是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跨膜蛋白,下图是其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说法错误的是( )
A.G蛋白偶联受体(GPCPs)可能是糖蛋白 |
B.该条多肽链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 |
C.此多肽链中氨基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S—S—”,具有维持活性的作用 |
D.G蛋白是在细胞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
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你认为那些结果是不可能的( )
A.将叶绿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下照射5 h,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 |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变成蓝色 |
C.叶绿体色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
D.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 h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14C的存在 |
鱼被宰杀后,鱼体内的ATP会生成具有鲜味的肌苷酸,但酸性磷酸酶(ACP)会催化肌苷酸分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草鱼、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图、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金属离子 |
浓度(mmol/L) |
相对活性(%) |
||
草鱼 |
![]() |
鳝鱼 |
||
Na+ |
30 |
100.83 |
101.47 |
96.03 |
Zn2+ |
1 |
112.38 |
116.06 |
158.13 |
Ca2+ |
5 |
65.21 |
96.18 |
88.18 |
A.不同鱼类的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B.将宰杀后的鱼放到37℃左右的环境中一段时间能保持其鲜味
C.将宰杀后的草鱼放到适宜浓度的Ca2+溶液中鲜味下降的速度会减慢
D.Zn2+能使这三种鱼的鲜味下降速度都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