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中国环保局承认,尽管措施更为严厉,但随着经济回暖,中国的污染情况加剧,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现在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鳅、鳝鱼、田螺等动物,现在几乎绝迹。下列对该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显著变化是群落自然演替的结果 |
B.有害昆虫将呈“J”型曲线增长 |
C.信息传递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中不发挥作用 |
D.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所降低 |
下表是部分生物体中水分的含量:
生物 |
水母 |
鱼类 |
蛙 |
哺乳动物 |
藻类 |
高等动物 |
含水量(%) |
97 |
80~85 |
78 |
65 |
90 |
60~80 |
表中数据说明:( )
①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多
②生物体中水分的含量超过了50%,是各种化学成分中最多的
③水生生物体内的含水量比陆生生物体多
④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含水量差异很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 cm左右 |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
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
将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的(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 |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 | B.目镜上 | C.载玻片上 | D.反光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