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下图为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时的题词。此后不久,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苏开放的沿海城市是
①苏州 ②南通 ③连云港 ④盐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A.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
B.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
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
D.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
十一届三中全会继承了八大的正确探索,同时又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全新的思想,其新思想主要表现在
A.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
C.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D.形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