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现象,反映了现代工业发展具有的特点是( )
| A.集约化 | B.高速度 | C.高效率 | D.专业化和分工细化 |
读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23~25题。
该地的纬度是
| A.3°26′N | B.10°N |
| C.13°26′N | D.23°26′N |
N~M区间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
| B.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
|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
| D.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
M日期,该纬度各地日出时物影的朝向为
| A.西南 | B.东南 | C.西北 | D.东北 |
读“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9~22题。
图中甲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 |
| B.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
|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 D.常年受西风影响 |
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 A.地势起伏大 | B.北高南低 |
| C.山河相间 | D.中间高四周低 |
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小 | B.有冰期 |
| C.水位变化大 | D.落差小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工厂转移到乙地区的最重要原因是乙地区
| A.矿产资源丰富 | B.资金雄厚 |
| C.科技水平高 | D.劳动力丰富 |
读下面两个岛屿图,回答15~18题。
甲岛位于乙岛的
| A.西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甲、乙两岛气候
| A.都属于热带气候 | B.东西两侧类型不同 |
| C.受地形、洋流影响较大 | D.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 B.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大 |
| 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 | 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 |
甲岛比乙岛的区时
| A.早5小时 | B.晚5小时 |
| C.早11小时 | D.晚11小时 |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12~14题。
Q地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 C.洋流 | D.地形 |
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 C.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
读欧洲局部地区图,回答10~11题。
图中甲地是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地,影响该地葡萄酒工业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悠久 | B.葡萄产量高,品质优良 |
| C.位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 D.地处航海线要道,交通方便 |
乙地区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
| A.冬季受暖流影响明显 | B.夏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
| C.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 | D.冬季受反气旋控制,多阴雨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