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图2分别是我国某地1976年与2006年同一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最有可能是在

A.新疆 B.陕西 C.河南 D.江苏

2006年与1976年相比,该地农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反映出
①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多种经营发展    ②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④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协调发展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①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应逐渐缩小各地带的经济差异或使扩大趋势有所缓解
②产业间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特色
③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平均发展
④把农牧产品加工业转移到中西部农牧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列分别位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的一组省级行政区是

A.广西、江西、陕西
B.北京、四川、甘肃
C.吉林、湖北、四川
D.黑龙江、河南、新疆

关于“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河套平原——天山北麓”四地形区农业特色的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坝子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B.坝子农业——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C.河谷农业——坝子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D.河谷农业——坝子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在西部大开发和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上海某毛纺织厂迁到西部地区,这主要是可以

A.利用西部地区的科技力量
B.利用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C.接近原材料和燃料基地
D.促进当地畜牧业大规模发展

我国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