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微生态活性制剂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绿色添加剂,能改善虾体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虾体生长。有人通过实验对芽孢杆菌制剂对凡钠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请利用所给材料用具完成下列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用具:体重相近的健康凡纳对虾200尾;无芽孢杆菌的颗粒饲料;分别添加0.5%、1.0%、3.0%和5.0%芽孢杆菌制剂的各种颗粒饲料;70cm×70cm×100cm水池若干(流水养殖,培养时间为一个月);电子天秤。

(1)课题名称:    
(2)实验步骤:
①将凡纳对虾随机分为  组,每组  尾,称取每只虾的重量后,分别置于70cm×70cm×100cm水池中,流水养殖。
②对照组每天饲喂适量的不添加芽孢杆菌制剂的颗粒饲料,实验组每天相同时间饲喂 
颗粒饲料。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个月后,    ,记录并求出平均值。
(3)研究人员利用一定的方法对上述实验中凡纳对虾肠道内三种消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    ;②     
对胃蛋白酶来说,     浓度的芽孢杆菌制剂最有利凡纳对虾生长和降低生产成本。
(4)芽孢杆菌进入虾肠后能够调节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保护虾肠道免受毒害,芽孢杆菌与凡纳对虾肠道内其他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空2分,共16分)某小组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溶液维持在37℃左右,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2)此实验的变量是;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表示实验结果。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是:
①若1组漏斗液面高度比2组高,则说明
②若
③若
(4)如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那么对于生物活细胞来讲产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每空1分,共12分)下图为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以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生物体内的e物质有种;b物质在生物体内约有种,其分子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2)G代表,其彻底水解产物是
(3)E存在的主要场所是;G存在的主要场所是
(4)E与B相比所特有元素是
(5)B的多种重要功能,其原因是:从b分析是由于;从E分析是因为

(每空1分,共12分)A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B图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请据图回答问题:

(1)A图细胞与蓝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2)A图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填标号)。某种毒素能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该毒素损伤了[ ]
(3)若将A图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发生分离;若将A图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会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原因是
(4)假如A图为动物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 ____(填标号),应添加的结构是
(5)若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B图细胞,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 ],该细胞中出现18O的部位依次为
(填图中标号)。控制分泌蛋白合成的信使RNA,从其合成场所到达分泌蛋白合成场所的过程中,必须直接穿越的生物膜层数是________层。
(6)B细胞在分泌物分泌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将会发生改变,由此可以说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请再举一个能体现生物膜此结构特点的例子

(9分)2007年夏,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下面是针对蓝藻的几个问题,请回答: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来判断。
(2)水位偏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对某工厂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I.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Ⅱ.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

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其中D组起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9分)下图A、B所示的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C表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据图回答:
(1)在人体内,图A所示过程中的信号分子最可能是,参与这类物质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有(不得少于两种)。
(2)如果图A过程表示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那么胰岛素分子主要通过运输途径到达靶细胞,主要的靶细胞是(不得少于两种)。
(3)如果图B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组成来看,图中结构2应该属于,结构3所释放的物质主要靠靶细胞膜上的识别接受。
(4)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以终止细胞应答。已知结构3所释放的物质可使靶细胞产生兴奋,分泌唾液,当一次兴奋传递完成后,该物质立即被分解,若某药物可以阻止该物质的分解,则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若图C所示的细胞是唾液腺细胞,当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细胞内(填细胞器名)活动增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