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填概念图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A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B图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请据图回答问题:

(1)A图细胞与蓝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2)A图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填标号)。某种毒素能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该毒素损伤了[]
(3)假如A图改为动物细胞模式图,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填标号),应添加的结构是_______。
(4)若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B图细胞,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_____、18O在细胞中出现的部位依次为_____(填图中标号)。
(5)B细胞在分泌物分泌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将会发生改变,由此可以说明,生物膜具有

某生物实验室要进行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及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现有以下几种试剂供实验用:

A.生长素溶液 B.脱落酸溶液 C.秋水仙素溶液 D.琼脂

E.细胞分裂素溶液 F.赤霉素溶液
请在空白处填空:
(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中,先用LB________进行扩大培养,再在LB固体平面培养基上进行________分离。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为了使培养基凝固需用到的上述试剂是________。在培养基上完成接种后,需将培养皿倒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置于恒温箱中培养。
(2)用MS培养基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基本过程:植物细胞→愈伤组织→丛状苗→试管苗。若用成熟花粉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________植株。以上过程需要加入上述试剂中的________两种物质刺激,且不同的培养时期这两种物质的比例不相同,当其中的________浓度较高时主要是促使其长芽。愈伤组织中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愈伤组织中的一部分细胞长成根,而另一部分细胞却长成芽,原因是细胞发生了分化,实质是________。
(3)MS培养基和LB培养基配制好后都需要进行________、分装和灭菌处理。

人类的甲型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疾病,致病基因用字母h表示;粘多糖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俗称蚕豆黄)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粘多糖病基因与正常基因可用字母A或a表示,蚕豆黄病基因与正常基因可用字母E或e表示。
下列为甲、乙家族通婚的遗传系谱图,通婚前,甲家族不具有粘多糖致病基因,乙家族不具有蚕豆黄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已知Ⅰ-2不具蚕豆黄致病基因)

1)由上图可推知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疾病是
2)在人群中,平均每2500人中有1位粘多糖病患者,Ⅱ-6产生具粘多糖致病基因配子的几率是,Ⅱ代的5号与6号再生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机率是
3)选择人群中与Ⅰ-1与Ⅰ-2的基因型一致的婚配家庭进行统计调查,结果发现他们所生子女中,儿子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血友病兼蚕豆黄病:仅血友病:仅蚕豆黄病:正常为9:1:1:9,Ⅰ-1的基因型是,理论上Ⅰ-1与Ⅰ-2再生一个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孩子的几率是
4)Ⅳ-3号在孕期进行胚胎细胞染色体检验,发现第7号、第9号染色体因为彼此交叉互换而与正常人不同,(见下图)。已知7号染色体的片段重复会出现胚胎流产,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减少会出现先天痴呆。

Ⅳ-3号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否有变化?;上述2条染色体变异类型分别为;Ⅳ-3号将会出现现象。

下图中A、B、C、D是某植物根尖局部放大图,E是其中某个细胞的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主要观察上图_______处的细胞;此处的细胞能产生,其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2)、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C处细胞内不具有的细胞器是;与洋葱叶肉细胞相比,B处细胞内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3)、该同学用洋葱植株做一系列的实验,下列结构中总是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有:(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染色体 E.液泡
4)、在图示中能观察到E图所示的细胞,若用15N对⑤号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标记了n个这样的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形成含15N的子细胞数是个。假设该植物的基因型是AaBb,E图中若④号染色体上有A、B基因,而⑧号染色体上有A、b基因,分析b基因可能的来源

分析有关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与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
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显示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

1).图1中,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增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则受刺激时膜电位与原先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导时,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小泡释放该种递质及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的是图2中的()。

5).医学上常用一些药物影响来神经冲动在突触传递,从而造成冲动传递功能的障碍。从理论上 讲,下列影响机制可以干预突触传递的是______________(多选)。

A.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B.增加突触后膜的通透性
C.减少酶的降解
D.抑制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